00 思想系列
不知你是否想过这个问题:一个基金如何能长时间“系统性”的保持卓越。
一年前刚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觉得任何一个既定策略,只要始终如一,都能够系统性的跑赢市场。后来发现我只看到了硬币一面,因为任何一个既定的策略也可能系统性的跑输市场。所以基金的命运并不取决于你有多努力(当然必不可少),而在于你构建了一个怎样的系统。
当然,“系统性”并不是固化和僵硬的,在一个边界和规则会不断变化的无限游戏里,能够“进化”是对“系统性”最基础的要求。所以当我们把系统性的能力具象成“基金策略”的话,好的策略也至少要满足如下几个标准:
可解释
可执行
可预测
这三个标准看似简单,实现却很有挑战。我们不妨结合四个层次的策略来审视这三个标准。
01 策略层次一:随机漫步
为了简化,我们可将市场看成一个二维平面空间,好的投资机会视为平面上的点,不好的机会作为空白。当投资机会不稀缺,分布足够随机的时候,任何一个随机的漫步(你可以想象成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或者直线),都能够取得足够好的回报。
图1:两个随机漫步
这是一个迷惑性的结果,因为它根本没有跑赢任何一条随机的策略,但当你回看的时候好像每一个随机的动作都是那么英明,你甚至还能从中总结出一套方法论,虽然那只是针对随机数据的过拟合罢了。
所以漫步作为一个随机策略,不具备解释性也不具备预测性,可执行性自然也无从谈起。
“层次一”小结
可解释:否
可执行:N/A
可预测:否
02 策略层次二:赛道布局
“随机漫步”策略还有另一个本质上的问题,就是“非稀缺+均匀分布”的前提条件只在很少的情况下能够实现,绝大多数时间内机会是稀缺的、也是非均匀的。所以即便你之前的随机漫步都踩中了机会,也有可能之后全是空白(完全不可预测)。
图2:随机漫步本质上只是提供随机的回报
所以作为随机漫步的进阶,层次二的策略可以更聪明一点。随机漫步的结果随机的曲线,如果能把曲线按照行业拓宽成“赛道”进行大量分散的布局,那么策略的各项性能都能够得到提高,虽然会损失部分超额收益,而且损失会随着机会的稀缺而加剧。
图3:赛道布局具备效率极高的系统性,但最大程度牺牲了回报
赛道布局的一个潜在问题是可解释性和可预测性都存在局限。不管是在赛道选择层面还是项目选择层面,毕竟“十个里面总能碰上一个”并没有比“十个随机漫步的加总”在深层次逻辑上走的更远。不过这里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:赛道布局的内部进行了组织,构成了一个哪怕粗糙的系统;而随机漫步内部是独立的,简单的将随机加总并不能使得总体收益更好。
所以赛道布局的本质上是用一定的系统性,实现了高于随机漫步的市场平均收益,而高于的部分主要来自于赛道的配置。
“层次二”小结
可解释:有限
可执行:是
可预测:有限
03 策略层次三:虚拟维度
赛道布局这个方法易懂、容易执行、具备规模优势,但不适合后来者。突破的方法在于寻找新的角度,来突破行业的赛道的枷锁,形成跨行业的虚拟维度。这是一种更本质的思考方式,寻找投资机会之间更加本源的联系,从而构建可解释、可预测的投资策略。
虚拟维度有哪些呢?比如“复杂交易的产品化”,比如“完整生态的构建”,比如“细颗粒数据的积累”。这些高度抽象的策略相比“赛道布局”进一步脱离了层次一的随机性,但这种增熵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可执行性,就像你在二维平面上描绘三位空间比画一条直线更难一样。
图4:虚拟维度举例,在新的空间形成了跨行业的联系
怎么执行高度抽象的虚拟维度策略?最差的选择是按赛道布局的方式执行(如上图),但由于物理赛道和虚拟维度的分裂,会面临巨大的筛选和决策成本;同时也会容易受到两者的诱惑继而产生摇摆。最好的情况是能够在某种角度下空间变换下,能够将虚拟维度映射成真是世界的物理赛道(如下图),那么该策略的可执行性将得到巨大的提高,同时又不牺牲虚拟维度的回报。随便举例来说,比如虚拟维度“完整生态的构建”能力也许对应到物理赛道是“独立的流量体系”,那么我们就应该按照“独立流量体系”进行执行,通过“完整生态的构建”进行决策。
图5:将物理赛道按照虚拟维度进行重新映射,形成可执行的虚拟维度
不过我还没有找到通用的、有效的映射方式。但无论如何,层次三是对层次二策略的进阶,在投资机会进一步稀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。
“层次三”小结
可解释:是
可执行:有限
可预测:是
04 你处在哪个层次?
现在市场上GP上万个,分别处在什么层次呢?以下是我对Top 1000基金的粗略的判断:
图6:基金的分层
可以看到,我认为真正有系统性能力的基金还是少之又少的。
至于更上一层楼策略层次四,这里仅做抛砖引玉,暂且命名为“价值网络”。价值网络的核心是不再把任何一个机会看成独立的个体进行判断,而是看成相互联系的整体。任何新生的领域和机会都存在不确定性,但这种不确定性也许在它所处的价值网络中反而具备更高的确定性。就像智慧涌现于神经细胞组成的网络,价值也会涌现于市场机会所组成的网络。
“价值网路”的核心,就是要寻找一种价值尺度和链接方式,在市场机会的基础上去构建这个网络。这里的“网络价值”不同于“市场价值”,因为网络中每个节点的价值,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,还取决于其所处的网络结构;更因为,它的价值是在于通过它的链接能够发现的潜在价值。所以你会发现,“价值网络”补充层次二和层次三策略的重要一点,在于当市场发生重大重构以及新领域快速爆发的前夕,能够建立领先于市场的布局。这既是一种系统性的前瞻能力,也是一种系统性的抗风险能力。
至于如何去构建价值网络,我还没有答案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市场的标尺不再具备参考意义,你需要一套全新的工具和全新的视角;更重要的是,你需要有穿越市场迷雾的决心和勇气。
共勉。